|
抽象的 血尿是尿液中出现红细胞。它通常是由尿路感染引起的,其中经常涉及大肠杆菌。感染或其他肾脏并发症可能会导致肾功能受损。该研究的目的是确定在贝努埃州一家综合医院就诊的血尿和肾脏受损的成年男性患者中尿路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患病率。从贝努埃州 23 家综合医院就诊的 368 名男性患者(≥ 40 岁)收集了三百六十八 (368) 份尿液样本。每份尿样均分为血尿和大肠杆菌分离鉴定两部分。还从患者身上采集了血液样本(368份),用于肌酐的定量测定和肾小球滤过率的估计。血尿的发生率为 45.1%,范围为 12.5% 至 100%。血尿患病率与年龄的关系显示,90~99岁年龄段患者发生率最高(100%),40~49岁年龄段患者发生率最少(20.0%)。尿路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分离率为6.3%~37.5%,为16.3%。90 - 99岁年龄组的患者肾功能受损程度最高,为4(80%),其次是80 - 89岁的患者[17(77.3%)],最低的是20岁以下的患者40 - 49 [6 (10.0%)]。患者总体血尿率较高(45.1%),大肠杆菌分离率也较高,且肾功能受损,这可能意味着可能患有急性或慢性肾脏疾病。 关键词 尿路病原体,血尿,大肠杆菌,综合医院,肾功能受损 分享和引用: Facebook推特领英新浪微博分享 Iwodi, C.、Gberikon, G.、Ogbonna, I. 和 Agada, E. (2023) 贝努埃州综合医院就诊的 40 岁及以上患有血尿和肾功能不全的成年男性患者中尿路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患病率。
简介 大肠杆菌是人类婴儿出生后数小时内发现的一种正常胃肠道菌群[ 1 ]。大肠杆菌 塞浦路斯手机号码列表 存在于水、土壤和蔬菜中[ 2 ]。尿路致病性大肠杆菌(UPEC) 是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EXPEC) 的成员之一,是引起尿路感染 (UTI) 的主要病原体。它是社区(80%~90%)和院内获得性尿路感染(30%~50%)的主要原因之一[ 3 ]。 某些大肠杆菌介导多种疾病,包括全世界人类和动物的肠道和肠外疾病[ 4 ]。大肠杆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取决于感染部位,不能通过症状或体征与其他细菌引起的过程区分开来[ 5 ]。 尿路感染是最常见的人类细菌感染,导致大量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6 ]。在大多数由大肠杆菌引起的尿路感染病例中,宿主粪便菌群是感染性大肠杆菌菌株的来源,并通过会阴、阴道和尿道周围区域传播到下尿路,在那里它们可能会建立定植[ 7 ]。多种宿主因素,如年龄、性别、妊娠或免疫状态,可能诱发尿路感染,并使毒性较低的病原体变得毒性很强[ 7 ]。如果感染仅限于下尿路,并出现排尿困难、尿频等症状,则感染为膀胱炎。如果感染扩散到上尿路并出现腰部疼痛、发热、不适等症状,则感染被定义为急性肾盂肾炎[ 6 ]。不同的毒力机制有助于尿路致病性大肠杆菌定植于膀胱。这些毒力因子在尿路感染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这些因素包括但不限于表面结构成分,如多糖胶囊、脂多糖(LPS)、外膜囊泡、鞭毛、菌毛、其他粘附素、外膜蛋白(OMP)以及分泌毒素、分泌系统和 TonB 依赖性铁摄取受体,包括铁载体受体 [ 8 ]。 血尿是指尿液中含有血液。在某些血尿情况下,肉眼可见血尿,称为肉眼血尿。当尿液中仅在显微镜下可见时出现血液时,就会发生镜下血尿。血尿是就诊泌尿科医师的常见诊断结果[ 9 ][ 10 ]。血尿可见于尿路血吸虫病(通常伴有蛋白尿)、细菌感染、急性肾小球肾炎(肾脏肾小球炎症)、镰状细胞病、钩端螺旋体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尿路结石、泌尿系统恶性肿瘤。道和出血性疾病[ 11 ]。 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在尼日利亚贝努埃州一家综合医院就诊的 40 岁血尿成年男性患者中尿路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患病率。从贝努埃州 23 家综合医院收集成年男性患者的尿液样本并进行血尿分析。尿液也接种在适当的培养基上以进行大肠杆菌分离和鉴定。同一患者的血样用于分析尿素肌酐和估计肾小球滤过率。对95%置信区间的变量之间或之间的显着关系进行数据分析。 2。材料和方法 2.1. 样本量 样本量使用公式[ 12 ]确定: S=Z1- α /22- P( 1 − P)d2 在哪里; · S = 寻求的样本量; · Z1- α /22 = 标准正态变异(5% 1 型误差 p < 0.05)为 1.96。
|
|